一、合理营养的重要性
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,全身各部分器官逐渐发育成熟,代谢旺盛,又活泼好动,其活动量高于任何年龄组。这时期也是思维能力活跃、记忆力最强的时期,其学习任务十分繁重,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。初中时期的青少年,是长身体、长知识的要害时刻,他们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,所以此时的营养状况必须十分重视。在营养供给方面需与青春发育过程的生理需求相适应。这时期假如营养供给不及时或出现营养不良,可能使青春发育期推迟一至二年。另外,有部分高中生在幼儿、儿童时期曾因为营养不良而造成身高、体重、智力等低于标准,到了青春发育期开始只要能抓住良机,给予合理而良好的营养补给,还有可能赶上正常发育的青少年。许多事实表明,营养对青少年不仅对体型、机能,而且对智力、情绪都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二、中学生的合理膳食构成
初中生的膳食营养安排应适合于高中生生理、心理的特点。除了保证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之外,还必须考虑高中生繁重的学习任务而需要供给的营养素。在膳食质量上比小学生要高些,因此要求食堂管理人员与家长进一步了解营养知识,以利于高中生所摄入的膳食营养全面、合理而平衡。那么什么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饮食?中学生饮食安排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呢?中学生的饮食安排应遵循营养均衡,三餐分配合理的原则,做到清淡、养胃、补脑、利眠。早餐应以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为主,比如粥、米面,尤其以全谷类如全麦馒头、麦片粥、山药粥等为好,并给予适当的新鲜蔬菜;中餐要吃好,营养要均衡;晚餐减少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,以免影响学生的睡眠。
1、三餐热能分配。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生活,一般上午要上3--4节课,脑细胞活动相当剧烈,早餐非常重要,质量数量都要有保证。部分青少年因晨起胃口不佳或习惯性早餐摄入热能不足,上午第二节课后必须加一次课间餐(面包、糕点、牛奶、豆将之类)。要使早餐(包括课间餐在内)的热能摄入量足球即时比分占全日总热能的30%,午餐占35%—40%左右,晚餐占30%—35%,高中男生肌肉细胞高速增长,加以活动量一般大于高中女生,所以热能供给要比女学生多100—300千卡左右。一日主要食品,主食400—600克(16岁以上按600克)。以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米、面、薯类、杂粮为主要原料。副食品内、鱼类100—150克,鸡蛋1—2个(鸭、鹅蛋也可),大豆及豆制品适量,新鲜蔬菜500—750克,水果150—250克,牛奶、豆奶、羊奶200毫升。动物肚脏、血可适量,每周吃2—3次。
2、每餐均应有荤有素。也可以粮、豆、菜混食。主副食品搭配适宜,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,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。以早餐为例,主食(麦片、米)、副食(卤蛋、肉松或小鱼)、加上适量新鲜蔬菜;其中副食也可换成煮黄豆、豆干、豆腐等豆制品。除此,米面混食、干烯搭配也很重要,不应在一餐中既吃稀饭又喝汤,或全吃干稠食品而无汤汁供给。例如稀饭加馒头,配鸡蛋或豆类及其制品,比较合理。
3、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为原料。如奶类、瘦肉、海产品、蔬菜(绿、黄、红色),以保证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供给。
目前我国中学生的饮食结构偏西化,很多中学生偏食,喜爱油炸、高脂肪、高糖的精加工零食,为身体埋下了很多慢性病的隐患。儿童慢性肥胖症,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,而儿童肥胖症又是未来成人肥胖症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的后备军,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饮食结构。
现在中学生餐饮存在“早餐马虎,中餐一般,晚餐丰富”的现象,这是引发中学生很多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。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压力较大,早上没有时间给孩子做早餐,往往不是随便应付就是让孩子在外面的简易早餐摊上自己解决,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。孩子由此引发了疾病,家长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照顾孩子,不如现在就每天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,为孩子准备一份健康早餐。
4、编制一周食谱。编制食谱应根本本地区的经济与食物原料供给情况。一周内摄入的各类营养素总量应满足高中生气体之需求,尽量使每餐做到营养分配合理而平衡,但假如天天之间各营养素摄入量稍有小的出入,而一周总量达标,则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营养问题,这是充许的。
5、食用新鲜的食品,严格防止食物中毒。
三、饮食环境与饮食习惯
1、就餐环境应清洁、明亮、舒适,就餐时可播放轻音乐。这样,可使就餐者心情轻松愉快,消除大脑虎层的紧张与疲惫,从而增进食欲。
2、定时定量进餐。可使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形成有规律的运动,假若进食不定时,饥饱不均匀,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,影响消化吸收。
3、不暴饮暴食。不偏食和择食。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胰腺炎和急性消化不良、胃炎等。喜欢吃这种而不爱吃那种,或只吃几种食物,其它的都不愿吃,称为偏食和择食。要知道不同食物所含营养不相同,再好的一种食物都不能含有所有的营养万分。
4、少吃零食。多吃零食,时间一长,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,会导致营养不良。另一方面因吃零食时会把手上的脏物与细菌带入口中,易感染肠道疾病。
5、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要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或剧烈运动。也不宜边吃饭边看书。这些都会造成胃肠蠕动减弱,消化液分泌减少,影响消化吸收功能,严重时还会引起胃炎或其它胃肠道疾病。
6、吃饭时不能生气。发怒争吵,哭泣悲伤,这些不但妨碍进餐,影响食欲,而且容易引发消化不良。
四、非常情况下的饮食营养
1、考试时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
考试时,高中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中,且用脑时间久,常会出现头昏脑胀,这是血糖低、脑缺氧的反应。因此从营养上要考虑多补充些碳水化合物类的食品,以避免发生低血糖、脑缺氧的不良反应。最好多吃谷类、豆类、块茎、水果、蔬菜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,要减少纯糖和纯油性的食物。
考试还需要充足的蛋白质,因为蛋白质直接影响大脑皮层活动,可增加记忆力,并使精力集中。所以考试期间应吃些奶、蛋、鱼、瘦肉、豆类这些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,以改善脑部营养。
维生素和无机盐,对参加考试精神高度紧张的高中生也是必不可少的。许多实验证实,学生在考试期间水溶性维生素的消耗比平时学习生活有较大增加,补充了水溶性维生素B1、B2、C和尼克酸,对消除神经的疲惫有显著效果。所以考试前应多吃含水溶性维生素丰富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蛋类、豆类及动物性的食品。若参加考试的学生,因维生素B1缺乏,往往会出现倦怠、健忘、易怒、食欲不振等情况。考试期间,高中生日以继夜攻读迎考,眼睛视力损害明显,夜间温习功课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会增加,因此考试期间要多食用含胡萝卜素较多的绿色、红色、**的蔬菜和水果。还有适量的含维生素A丰富的肝、肾等动物性食品,以利于视力保护。
也曾有人认为,考试时服用几片维生素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。其实,在正常生理条件下,营养素在体内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,各种维生素之间要保持平衡。单纯性服药是难以达到平衡的,在考试期间,强调高中生营养必须全面与合理,只靠服药是不行的。
为此,考试期间学校学生食堂与家庭方面的烹调加工,都必须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,尽量做到饭菜营养价值高,色、香、味俱全,能提高食欲,以保证考生的健康。夜间可增加一餐蛋白质量较高的夜宵。
2、运动时的营养需要。
良好而合理的营养,有利于消除运动的疲惫与恢复体力,能促进体育锻炼和比赛成绩的提高,同时也能促进体格发育,增强体质。
运动会赛前的食物要选择耐饥、少纤维、富含热量、高蛋白和富含各种维生素、无机盐的食吕。肥肉、韭菜、甜薯应少吃,因这些食品渣多易产气,会影响练习和比赛。总之运动时的膳食不仅强调营养素的质与量以及色、香、味性状,还需结合练习竞赛的内容及气温等情况适当调整。如力量型练习应供给足量高蛋白质食品,速度型练习应注重营养素的全面与平衡,耐力型练习应供给充裕的热能、水、无机盐元素。必须指出,喜爱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不讲究食营养或饮食习惯不良,如饥一顿、饱一顿,或因怕发胖不愿增加食量,都是严重违反运动生理的,时间久了,必然损害身体健康。
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:我国学生午餐存在着“二少一多”现象,即维生素少、无机盐少、油脂多。
其中“缺乏维生素”以维生素A摄入量不足较为普遍,从食物上可选择一些动物肝脏或含有胡萝卜素的**、绿色蔬菜,补充机体所需的维生素A。
“无机盐少”主要表现在从食物中摄取的钙、铁、锌含量不足。每日膳食应注意摄入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,如牛奶、大豆及豆制品、芝麻酱、木耳、海带等,并且经常晒太阳,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。缺铁将会诱发缺铁性贫血,降低人体免疫力,影响孩子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等,含铁高的食物为动物血、肝脏、黑木耳、瘦肉、鱼、蛋黄等。此外,传统的用铁锅炒菜也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缺锌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、偏食及生长缓慢。多进食瘦肉、鱼类、豆类及小麦,尤其是麸皮中含锌量较高,所以孩子们的膳食不宜过于精细。
“油脂多”,营养专家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;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总能量的30%,饱和脂肪酸低于总能量的10%,每天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低于300mg。但是这种少量脂肪的膳食模式需要与其他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平衡,以免引起一些营养性疾病的发生。
晚餐一般不宜太丰盛,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,必然加重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的负担,大脑也得不到休息;因此,晚餐最好吃一些营养成分高、易消化的食物。此外,在临睡前喝杯牛奶或一杯麦片更有助于进入梦乡。另外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及时补充水分。
总之,中学生的饮食应遵循“营养均衡、平衡膳食”的原则
中学生有一个一直为大家所忽视的两难处境:一方面是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候,另一方面却是面临最大的学习繁重压力的时候,尤其对那些中考、高考的考生来说更是如此。如何学习、身体两不误确实是应该引起家长甚至全社会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问题。中考、高考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,但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作为家长往往有毕其功为一役,认为在应考期间补充营养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,其实,考生的营养状况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能得到相应的改善,而必须长期保持,并根据考生的生理和营养学特点科学地安排饮食。
中学生每天要从食物中摄取2200~2900千卡的能量、65~85克蛋白质,还有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。青春期的营养状况决定着孩子成人后的健康状况。如果不加以注意,很容易引起各种营养问题,从而影响一生的身体和智力状况。营养状况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,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体能与智能发育,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力、财力和智力资源。
我国有3.7亿左右的学生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。但由于缺乏合理营养知识,膳食摄入不平衡,青少年中的“小胖墩”和“豆芽菜”逐年升高。城市中学生中常见的营养问题突出的是能量过剩和膳食不平衡。近几年我国男女生超重和肥胖继续上升至16.2和10.8%。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合理,摄入的脂肪过多,总能量的摄入过多,体力活动的消耗太少。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,青少年膳食中能量及蛋白质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,但是某些微量营养素供给明显不足。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,中学生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有维生素A 552.6μg(占DRI的69%),维生素B1 1.0mg(占83%),维生素B20.9mg(占75%),钙439.3mg(占55%)和膳食纤维11.2g (占56%)。因此,应该在学生和家长中普及营养知识,倡导合理营养、平衡膳食,适当补充鸡精等富含氨基酸、生物活性肽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,同时又不含脂肪不含胆固醇的天然营养食品,有抗疲劳和提高抗氧化功能的作用,对于预防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05号的签约作者“帅气的大鹅”
本文概览:一、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,全身各部分器官逐渐发育成熟,代谢旺盛,又活泼好动,其活动量高于任何年龄组。这时期也是思维能力活跃、记忆力最强的时期,其学习任务十分繁...
文章不错《中学生如何健康饮食-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