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、坍缩、凝聚而形成的。
太阳系在大约50亿年前诞生后,大约过了5亿年,地球开始形成。星子聚集成行星胎,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。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、坍缩、凝聚而形成的。约100亿年以前,有一大片冷却的尘埃微粒涡旋在宇宙中间。这些微粒互相吸引,慢慢地聚集在一起,形成一个大的、不停旋转的圆盘,随后又甩出许多圆环。
同时,猛烈的转动使尘埃微粒达到白热程度,中心的圆盘变成太阳,外围圆环的微粒形成一个个由气体和熔液构成的巨大火球。然后开始冷却,并凝成固体。大约到40亿~50亿年前后,这些火球变成现在的地球、火星、金星等九大行星。这个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、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“星云说”。它被认为是最合理的一种地球形成理论。
地球的内部构造
地球内部如同其他类地行星一样,可根据化学性质或物理(流变学)性质分为若干层。然而,地球的内核、外核具有明显的区别,这是其他类地行星所没有的特征。地球外层是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地壳,下面又有一层黏稠固体组成的地幔。地幔和地壳之间的分界是莫霍不连续面。
地壳的厚度随位置的不同而不同,从海底的6千米到陆地的30至50千米不等。地壳以及地幔较冷、较坚硬的上层合称为岩石圈,板块也是在这个区域形成的。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较低的软流圈,岩石圈就在软流圈上方滑动。地幔晶体结构的重大变化出现于地表以下410至660千米之间的位置,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过渡区。
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-地球
地球是由气体、尘埃、冰粒等各种物质堆积而成,并不断自转,不断吸纳、聚集着周边的其它物质,最终才形成的地球。
地球起源于一片巨大氢分子云的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、冰粒、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千米的块状物。组成原生地球的物质的直径大约为10–20密尔,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万年的生长,最终形成原生地球。
早期的地球:
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“海洋”,而并非现在认知的水。太古宙起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凝固,形成坚硬的岩石,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。
最初的大气可能由水汽、二氧化碳、氮组成,水汽的蒸发加速了地表的冷却,待到充分冷却后,暴雨连续下了成千上万年,雨水灌满了盆地,形成了海洋。暴雨在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同时,也洗去了大气中的很多二氧化碳。此外,小行星、原行星和彗星上的水和冰也对是水的来源之一。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05号的签约作者“惜蕊”
本文概览: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、坍缩、凝聚而形成的。太阳系在大约50亿年前诞生后,大约过了5亿年,地球开始形成。星子聚集成行星胎,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。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、...
文章不错《地球是如何形成的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