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《磁铁》-

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《磁铁》

活动目标:

 1、初步认识磁铁,通过 探索 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。

 2、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。

活动准备:

 1、幼儿每人一盘操作材料:内有磁铁、铁丝图形针、螺丝帽、钥匙、硬币、木块、布条、纸条、玻璃球、塑料玩具、竹筒等。

 2、每人一个纸杯,内装回形针两个。

 3、画有磁铁的一幅。

活动过程:

 1、出示操作材料,让幼儿发现磁铁,激发幼儿的 探索 兴趣。

 师:小朋友,请你看一看,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?

 请你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,说说你发现了什么?

 2、引导幼儿 探索 磁铁的特性。

 (1)师: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?教.案来自:教案网把它找出来。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,它的名字叫磁铁。

 (2)让幼儿操作盘内的材料, 探索 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,幼儿尝试分类把磁铁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盘子里,教师个别指导。

 3、小结磁铁有哪些好朋友,教师做记录,并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好朋友都是铁做的,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。

 4、讲述故事《小磁铁去旅行》,初步了解磁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。

 5、 游戏 :纸杯里取回形针。

 引导幼儿运用磁铁解决问题。

 规则:不能将磁铁从杯口伸入,也不能用手拿。

活动反思:

 虽说孩子们知道磁铁能吸铁,但事实上,孩子对铁制品并不熟悉,从他们收集的物品中就可以看出。为此,教师从幼儿现实的认知水平出发,让孩子通过实验分辨能被磁铁吸起的物品,了解铁制品的特性。还值得一提的是: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既齐备又有针对性,没出现幼儿想得到,教师备不齐;教师准备好,幼儿想不到的尴尬,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幼儿认识上的误区。这个活动还可以延伸,教师可组织幼儿继续通过比较、观察、分析等途径,真正建构有关铁制品的概念。

磁铁能吸引什么教案

 作为一名老师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,进而选择科学、恰当的教学方法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我整理的《好玩的磁铁》幼儿园中班教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  活动目标:

 1、初步认识磁铁,并了解磁铁的功能;

 2、了解磁铁与被它吸住物品的关系;

 3、培养幼儿对磁铁的探索兴趣。

 4、在活动中,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,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。

 5、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,体验游戏的愉悦。

  教学重点、难点:

 活动重点:激发幼儿好奇心,引导幼儿了解磁铁与铁制品、磁铁与非铁制品的关系、奥秘。

 活动难点:能用不同游戏,小结出磁铁特点;能运用新学知识进行判断。

  活动准备:

 1、不同形状(圆形、方形等等)的磁铁若干。(多于幼儿人数)

 2、玩具小汽车一辆、自制放大公路地图一份;

 3、猫头饰若干、充气大盆、水、玩具“鱼杆”、“鱼”若干;

 4、图钉、回形针等铁制品若干;

 5、纸屑、橡皮、铅笔、塑料瓶盖等非铁制品若干。

 6、“喜羊羊”画片若干;录音机一台,喜羊羊与灰太狼磁带一盒;

  活动流程: 看一看、认一认、做一做、说一说、玩一玩;

 1、开始环节:(看一看)

 老师拿上自制放大地图一份,玩具小汽车一辆,磁铁一个。开始给幼儿玩起小游戏:一个磁铁藏在公路地图后面,前面放一辆玩具小汽车,小汽车自动的跑来跑去,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,激起了学习兴趣。

 幼儿目不转睛的看着自由跑动的小汽车,你一言,我一语说起来:“奇怪,小汽车怎么不会掉下来?”

 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发表想法。

 老师说:“孩子们,你们想知道原因吗?”

 “你们看到了什么?”老师边说边转地图,地图后面露出磁铁,孩子们异口同声说:“一个黑圈圈。”

 老师说:“这不是普通黑圈圈,这是有吸力的磁铁,就是它,没让小汽车掉下来。”

 2、基本环节:

 认一认:

 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磁铁,让幼儿认识磁铁。

 做一做:

 老师让幼儿拿上自己喜欢的磁铁,分组做实验。

 用磁铁吸一吸图钉、回形针、纸屑、橡皮、铅笔、塑料瓶盖等物品。

 说一说:

 你们用磁铁吸住了哪些物品?(图钉、回形针等铁制品)

 哪些物品吸不住?(橡皮、纸屑、铅笔、塑料瓶盖等非铁制品)

 小结:磁铁能吸住铁制品,吸不住铁制品之外的物品。

 玩一玩:

 玩“小猫钓鱼”游戏。在活动室地上,放几个充气大盆,里面倒入一部分水,水中有许多不同的小鱼。幼儿头戴猫头饰,手握“鱼杆”,钓起盆中的“小鱼”......孩子们沉浸在钓鱼、收鱼、数鱼的欢乐气氛中,老师轻轻地问“小猫”们:“你们为什么会钓到鱼?”“小猫”们低下头仔细的'观察自己的“鱼杆“和“小鱼”,陆续的说:“鱼钩下方有磁铁。”“鱼嘴巴是铁的。”“因为磁铁能吸住铁。”“所以我们会钓上鱼。”

 老师说:“孩子们真聪明,用你们漂亮的眼睛、能干的手和嘴巴,看的好,做得好,说得更好。一人一张“喜羊羊”画片送给你们,你们都是“喜羊羊”。

 3、结束环节:

 总结:磁铁形状多,能吸住铁制品,真好玩。

 孩子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伴奏下,收拾好使用过的物品,归类放好。在老师带领下,有序走出活动室。

  延伸环节:

 请你们回家看一看,用磁铁玩一玩,帮它找朋友,看它会吸住家里的什么物品?自己身上的什么物品?书包上什么物品?好吗?

  教学反思:

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玩的物品,如:文具盒上的磁铁和书包扣上的磁铁,家中的电磁炉等等。课程取材于这一生活题材,但是“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,不能吸住非铁物品”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,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。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,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:先让幼儿看一看,再认一认,做一做,说一说,最后玩一玩中,总结出“磁铁形状多;能吸住铁的物品,不能吸住非铁物品;真好玩”的科学经验。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,能使幼儿在玩中学,有机会参与尝试,无论如何,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,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体升,鼓励幼儿不断探索。

《磁铁能吸引什么》教学设计:

一、教材简析

磁铁很常见,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,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。对于磁铁,学生有正确的认识:“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”“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,有时候会相互推开”。

但是,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“玩”的阶段,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。例如,很多学生认为“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”,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、结构严谨、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。

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;再经历“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”的探索活动,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;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,进一步完善“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”这一科学概念,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。

单元封面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,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,说一说“磁铁有哪些特点”“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”,以唤起前概念,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.科学概念目标

●磁铁的形状有条形、蹄形、环形等。

●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

2.科学探究目标

●根据已有的经验,对“磁铁能吸引什么”做出猜想和预测。

●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,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。

●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。

3.科学态度目标

●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。

●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

●能够在获取证据后,如实地讲述事实。

●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,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。

●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、交流研讨。

4.科学、技术、社会与环境目标

●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,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。

●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。

●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。

三、教学重难点

1.教学重点

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。

2.教学难点

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。

四、教学准备

教师:多媒体课件,钓鱼套件,条形磁铁,蹄形磁铁,环形磁铁

小组:回形针,铁钉,易拉罐,玻璃珠、长尾夹、木片、纸片、铜导线、水龙头、橡皮筋、铅笔、塑料尺、橡皮、砖块、石,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、不同材质的硬币、学生活动手册。

(2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冰凡的头像
    冰凡 2025年10月30日

    我是05号的签约作者“冰凡”

  • 冰凡
    冰凡 2025年10月30日

    本文概览: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《磁铁》 活动目标:  1、初步认识磁铁,通过 探索 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。  2、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。 活...

  • 冰凡
    用户103012 2025年10月30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《磁铁》-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05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