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学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怎么做

“花的结构”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。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。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。花、果实、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。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,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,种子怎样才能形成。

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,是本节教学的难点。讲桃花的结构时,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,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,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,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。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。

解剖花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。桃花也好、白菜花也好,对于学生来说,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。学生进行解剖时,往往显得“笨手笨脚”,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,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,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摘取下来,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。

2、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。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。因此,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。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,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。学生很容易把单生花和单性花弄混,所以在讲解时要注意强调。

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,理解了花序的概念,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、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。要让学生明白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。

三、教法建议

本节是本章的重点章节,要充分利用实物,才容易把花的结构讲清楚。《花的种类》一节,课本里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常见的,如果当地没有哪一种植物,完全可以选用当地最普遍的植物来替换。总之,这一节内容中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,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和劳动中所熟悉的材料,就比较容易讲好。

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,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——雌蕊和雄蕊,防止学生把花被,特别是花冠,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。有的学生一提到花,就想到美丽的花冠,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,就不是花。对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,在懂得了花的结构以后,是应该得到纠正的。

观察雌蕊时,可以让学生与邻近的同学合作,一个将子房进行纵切,另一个将子房进行横切,从而认清胚珠及其在子房里着生的情况。

两性花的概念不难了解,只要引导学生回忆刚刚解剖和观察过的桃花,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冬天,也可以让学生观察白菜花等两性花。关于单性花,如果没有实物,则可以通过来让学生观察,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发动学生采集丝瓜、黄瓜等的雄花,及时压制成或浸泡成标本,供讲课时使用。冬天,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季海棠。四季海棠为雌雄同株,既可以看到雌花,又可以看到雄花(讲述花序时还可以用来观察花序)。

关于花序,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季海棠的花序或冬天室内培养的白菜、萝卜的花序。白菜、萝卜的花序都是总状花序。关于头状花序,冬天可以观察室内培养的菊科花卉植物。

学生往往把一个头状花序误认为是一朵花,把花序中的每一朵花误认为是一个个花瓣。对于这种误解,应该用实例来纠正。说明这个问题也很容易,只要利用实物再配合使用直观教具解剖分析,让学生明确知道,头状花序的扁平花轴上一朵朵小型的花,都是有花被和花蕊的,从而很容易把问题说清楚。

学生容易把单性花和单生花相混,看了黄瓜花以后,误以为单性花都是单生花,对此,教师要给予纠正。有关这一节所学到的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,可见下表:

教学设计示例

重点: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和作用。

难点:要准备足够的鲜花,供学生观察和解剖。

手段:实验观察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。

设计思想:

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花的解剖,分析、总结出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。

认识到花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结构。通过大量花的介绍两性花和单性花、花序等内容,便于学生理解。

 导语: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是一首诗歌,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,语言琅琅上口,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,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 ,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,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。

如何写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教学反思

 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是一首诗歌,运用了拟人的手法,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,语言琅琅上口,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。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、苍耳、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,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。

 一、情境导入,激发兴趣

 兴趣是创造一些快乐的重要途径,学生对课文有了兴趣,自然就想去学课文,想走进课文,有想去了解的积极性。因此在课的开始我就设计了?我来猜?这个游戏:(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,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,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、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,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。)学生对此感觉很新奇,兴趣特别的浓厚,猜的很积极,接着老师引导学生: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,装扮着我们的生活。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,如何一年年生长、繁殖,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?这样的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兴趣,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,跃跃欲试的想去了解,就这样在课始就轻而易举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劲头。

 二、自读自悟培养能力

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,读起来琅琅上口,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图,看着学生理解课文并不困难。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、感受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。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自读自悟,尽量体现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。如初学课文的时候,自读思考: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?而在学习课文的`时候,我重点带学生学习第2节,我先让学生自己读、然后画一画、再想想、最后指名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。然后用同样的方法,师生共同讨论第3节,学生自己学习第4节。这样用?教──扶──放?这样几个步骤,教给学生读书方法,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眼、动手、动口、动脑,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、思维能力、认识能力统一发展。

 三、借助媒体加深理解

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广了,在这篇课文中,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难点,我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,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。

 如: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,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;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;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,理解了句子,再利用录像,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,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。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但轻松的学完了课文,学生也对这几种种子传播方式记忆忧新。

如何写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教学反思

 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从题目到内容运用了拟人的写法,讲述了蒲公英、苍耳、石榴、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。在教学中,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,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的知识,探究大自然奥秘。

 10月11日第二节,我上了展示课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一课。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手法,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,语言朗朗上口,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。教学时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,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,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,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。

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。教学目标是:

 1、认真观察画面,看懂图意,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。

 2、通过读这首诗,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。

 3、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 4、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,感受学习的快乐。

 教学重点:

 1、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。

 2、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 教学难点: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。我的教学思路是先出示课题,引发学生思考,再带着问题自由学文,检查反馈。第三步,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节,弄懂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。第四步是随学生理解词语,指导朗读。第五步是课外延伸,指导背诵。

 教学时,我用新颖、形象的课件演示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情形,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小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小节,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题性和个性差异,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。注重细节的引导,如教学苍耳妈妈传播种子时,我拿除了城里孩子很少看到的苍耳,让学生用手摸摸谈感觉,然后粘在一个学生衣服上,问学生他的衣服怎么了,学生说他的衣服上粘住了一个苍耳,我接着问学生除了用粘住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示,学生马上想到了课文中的?挂住?这个词。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这个词。在学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时,观看课件后,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谈谈喜欢蒲公英的理由,有的说:?蒲公英毛茸茸的,白白的,好像一个个小降落伞。?有的说:?蒲公英白白的,轻轻的飘荡,好像一朵朵雪花飘啊飘。?-课堂气氛很活跃。

 一堂课下来,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:

 1、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有些不符,教学流程出现重复紊乱。

 2、孩子们的思维发散性还不够强,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引导,要避免一问到底,不能束缚学生思维。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自渎自悟。

 3、老师的语言面貌要适应低年级的特点,要亲切、温柔,教态和蔼。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,要注重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,当发现有孩子读得好时可以让其他孩子像他那样地读,让学生当榜样,不要错失良机。

 4、课前应该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,搜集与植物传播种子有关的资料,课堂上学生交流起来才会有东西可谈。

 5、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,但表扬面要更广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一堂新近教师展示课,让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,也得到了许多优秀老师的评点,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,我们新进教师会更快地成长起来。

如何写《植物妈妈有办法》教学反思

 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:

 1、 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。注意学生个体差异,尊重每个学生,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方式中学习。

 2、 鼓励课外收集信息,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,开阔视野。

 3、 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,引入新课。学生产生疑问,有了疑问,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。

 4、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,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,促进学习。

(1)

猜你喜欢

发表回复

本站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枚艺嘉的头像
    枚艺嘉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我是05号的签约作者“枚艺嘉”

  • 枚艺嘉
    枚艺嘉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本文概览:“花的结构”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。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。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。花、果实、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。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,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...

  • 枚艺嘉
    用户102808 2025年10月28日

    文章不错《生物学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怎么做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:

邮件:05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